奋进千亿 江夏活力四射
新冠疫苗研发实验室和生产车间综合体在江夏落成。湖北首条“空轨”在江夏试跑。在全市率先将“区长专线”和“政务服务热线”一体化运行,实现一呼百应。……
7月16日,武汉重启100天。
地处武汉南大门,有“楚天首县”美誉的江夏,重启后,捷报频传。
金融活水汩汩来。江夏区让金融资源精准对接实体经济,为企业“输血”,让企业“吸氧”,帮助企业活下来、留下来、强起来。6月28日,累计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发放贷款1535户、金额128.31亿元。
江夏重振。全区274家规上工业企业、重点龙头企业配套企业,均已全面复工复产。2020年江夏区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2个,总投资152.3亿元,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36.3亿元,截至目前,已完成投资9.55亿元;2020年江夏区亿元以上复工项目共计83个,总投资1035.6亿元,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198.6亿元,截至目前,已完成投资69.4亿元。
鼓足干劲,奋进千亿新城。江夏正支持各类企业加快复工复产,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“双胜利”。
项目快推 园区火热
“当前,我们是在一张白纸上绘蓝图,在一片荒芜之地建园区,要快马加鞭抓建设,日夜兼程抢进度,尽快形成‘塔吊林立、机器轰鸣、车水马龙、人头攒动’的火热场景。”6月29日,武汉市江夏区召开打造中部地区大健康产业新地标动员大会,江夏区委书记王清华在大会上对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建设作出要求,“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力争用10年时间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,打造中部地区大健康产业新地标。”
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地处江夏区郑店街,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,将按照“一园三区、产城融合、药械联合、医养结合”的产业定位,打造集研发、孵化、生产、物流、生活为一体的大健康全产业链,推动生物医药、医疗器械、医药流通、生物农业和健康服务五大领域协同发展。
目前,该产业园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。已签约国药中生、泰康集团、东湖高新、当代集团等大健康项目10个。
“工业园启动区研发生产中心,占地231亩的15栋厂房已全面开工,明年全部建成。”江夏科投集团董事长郑成斌介绍,研发生产中心设备可供产业园内企业公共研发、公共生产、公共测试,未来企业入驻即可投产。
今年上半年,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1.2亿元,工业投资8.25亿元。百白破联合疫苗车间项目正在打桩,预计2021年7月完工。六价轮状病毒疫苗车间已竣工,预计7月开始试生产。
7月16日,在庙山工业园中铁科工轨道公司,总装一号车间,2台盾构机正并排组装。小机加区,零部件加工24小时作业。大机加区,8米和10米的立车工作台高速运转。
“复工以来,已完成产值3.6129亿元,完成全年比例45.16%。发货盾体8套,搅拌站40台,钢结构完工发货10035吨。”中铁科工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庙山工业园所属的江夏经济开发区共复工企业2100家,已复工企业在岗总人数67781人,通用及配套商62家企业全部复工,产能均已恢复95%以上。
2020年,江夏经济开发区上半年新签约项目5个,总投资130亿元。拟引进意向项目11个,总投资207.25亿元。项目推进有条不紊。
金融活水 “精准滴灌”
4月22日,金融支持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政企银对接会江夏分会场上,江夏区组织17家金融机构与区内企业实现签约金额29.4亿元,支持企业和项目63个。涉及工业、现代农业、现代服务业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。
5月8日,江夏一家美容美发店主郭声威收到一笔40万元的贷款。
此前,趁着疫情期间未复工,郭声威想将自家两处店面改造升级,由于资金不足,迟迟未能动工。
得知江夏区市民之家开设小微贷服务中心,可申请纾困贷、救企贷、应急贷,他马上去咨询。
5月1日咨询,5月6日提交资料,5月7日程序走完。“从提交资料到武汉农商行放款,只用了一天时间。”郭声威说,“真的没有想到。”
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,江夏区将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增资至2亿元,按照1:8的放大比例,向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规模达16亿元的“救企贷”。同时,设立融资应急专项资金,在争取市级5亿元融资应急资金的同时,该区财政同步设立1亿元融资应急资金,在2020年度内可为贷款到期续贷有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应急资金周转。
在江夏区市民之家小微贷服务中心,汇集了17家银行业机构的快速审批通道,每天由17家银行的代表轮流值班。
江夏区会同人行江夏支行制定《江夏区金融支持复工复产政策指南》《江夏区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政策指南》《信贷产品指引》,通过媒体对外公布,将政策和产品宣传覆盖到各类有金融需求的市场主体。努力搭建“金融监管部门+各行业主管部门+街道办事处+行业协会+商业银行”政银企合作平台,按照“政府主导、金融监管部门主督(对商业银行督办)、行业主管部门、行业协会和街道主推(推荐企业和推送金融政策信息)、商业银行主办的“四主”模式,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多层次对接联系活动,畅通融资政策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,推动国家、省、市各项金融政策落地见效。
包保服务 乐当“店小二”
走进武汉超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,工人们正在生产次氯酸洗手液。
从制液调剂到灌装成品,再到贴标装箱,整个车间热火朝天。
工作人员介绍,次氯酸洗手液主要作用于手部和物体消毒,自从全国各地有序复工,该产品订单量一路猛增。
该企业是江夏区首个复工企业,大年初二就组织30名员工加班生产各类型号的消毒液,为各家医疗单位提供消毒产品。该企业负责人称,疫情期间原材料采购非常困难,是江夏科经局的工作人员多方联系,帮助打开路径。
江夏区科经局有一个复工复产工作群,专门用于及时回应企业咨询。
江夏区组织90名领导干部按照“1对N”的方式,挂点服务274家规上工业企业,对企业开展上门走访,深入企业现场办公,协调解决企业在复工时遇到的人员流动、上下游供应、物资运输等困难问题。明确一名日常挂点联系人,实时受理企业需求,确保企业 “遇事有人找”。
为确保复工企业人、车、物资“进得来、出得去”,江夏区办理了一批通行证。确保复工企业防护物资储备充足,江夏区帮助购买一批防护物资,并对接生产厂家,组织货源。
江夏区还开展防控知识培训、实施安全生产检查,确保企业生产平稳运行。
克难攻坚,啃硬骨头。2013年,湖北天冠建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户乌龙泉街,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。2014年根据江夏区支持新型工业化和工业倍增计划,该公司在未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情况下开始动工建设,其后一年,该公司一直未取得土地证。2015年由于政策变化,所有土地证和房产证办理必须为净地挂牌,直至2019年,该公司未曾享受贷款带来的红利。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,江夏区政府进行专题研究,街道同区发改局、区财政局、区信访局等相关部门多次上门协调,研究项目用地手续完善事宜。6月8日,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。
为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,江夏区深化审批制度改革。持续推进“拿地就开工”改革,实现工业项目全环节审批时限压缩至50个工作日以内、一般项目全环节审批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。
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制,对开发区、产业集聚区、工业园区、产业功能区内的工业项目,城市重点功能区内的公建项目,以及重点招商的产业项目经市、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后,可按照“承诺可开工”要求开展前期各项工作。申请人做出符合相关要求、违规责任自担的书面承诺后,审批部门直接做出审批决定,不再对项目进行实质性审查。
探索“零跑腿”不见面审批。利用“江夏办”小程序,探索“零跑腿”服务方式。
全面深化“企业开办时间减半”改革。将营业执照、印章刻制、银行开户、税务登记、社保开户等环节时限均控制在2小时之内,实行“7小时办结制”,将企业设立时间压缩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。在全省率先搭建“智慧江夏企业一键开办平台”。依托小程序,通过人脸识别注册、网上实名申报、AI自动审核,实现营业执照立等可取,十大热门审批项目可实现“秒批”办理。推行“情景式”审批、“一窗通办”模式。
策划:向卉珍 王夫之 刘龙腾
【版权声明】内容整理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仅供学习交流,如有侵权及时请联系删除,电话:027-87108990